12月8日,陽光明媚。作為校園記者的一員,我們走去操場,觀看學校的第二十八屆運動會:看到了運動員的拼搏奮進、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裁判的認真謹慎……
我們走到田徑場放眼望去,四周掛滿了標語,橫幅,旗幟。“咔嚓!”兩個學生拿起手機在拍環(huán)保卡通版的紙盒箱,箱體上可愛的圖案分外吸引眼球,它們分散在田徑場各個角落。橢圓形的操場,被一條紅白相間的警戒線把賽道和觀看區(qū)一分為二。主席臺上,觀眾并列排開,手中拿著各色的手拍板吶喊助威。揮舞的旗幟,在旗手的搖晃下恣意飄揚、沙沙作響。“咚咚咚……”鼓聲陣陣,為本來就熱鬧的比賽增添了一些趣味。
運動會開始后,我們三個就在跑道上的不同地點觀看比賽項目。
走上臺階,將手槍上膛,揮動紅旗,在得到跑道檢查人員豎起大拇指的手勢后,便發(fā)出“各就位——預備”的指令,這是發(fā)令員在校運會上的真實寫照。“砰!”的一聲槍鳴,運動員“嗖”的一下沖出起跑線,像離弦的箭一般飛快。“加油!加油!”此刻,賽場外的啦啦隊響起了激昂的吶喊聲。作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拉拉隊員的李春來表示,幫助運動員加油助威,會增加集體榮譽感。
我們看著發(fā)令員輕輕扳動手里的槍,覺得這一動作瀟灑帥氣。事后,采訪體育部發(fā)令員黃謙老師才知道打槍需要注意很多事項。“對于時間的拿捏要求很高,時間的長短會影響運動員的姿態(tài)。同時還要注意與計時處、終點處相互配合。”黃謙說。
在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根據(jù)跑步賽程的長短不一,起點處的位置也有所不同。400米跑步項目,起點處同樣也是終點處。為我們清晰的觀看運動員做預備動作和沖刺提供很好的機會。
在男子400米的比賽中,4號跑道的張學明在跑了賽程的一半左右,漸漸接近8號跑道的第一名。此刻,距離正在一米一米地縮短。就在此刻,張學明在第二個彎道處,蓄積的體力噴發(fā)了,在距離終點還剩200米時,他反超了第一名!終點在慢慢地接近,時間在一點一點地增加。張學明咬緊牙關,頭部微微向前仰,邁開雙腿拼命向終點沖去。踩線了!來自經濟管理學院2017級金融工程1班張學明以56秒43,獲得男子400米的冠軍。鼓聲,掌聲,歡呼聲,在跑道上回蕩。記者被他的爆發(fā)力震撼到了,隨后我們過去采訪他。他向記者透露了長跑的技巧,要根據(jù)跑步的長短距離調整步伐和呼吸。
終點接待處,我們看到警戒線外圍著一圈又一圈的的志愿者。手中舉著各二級學院的指示牌,拿著水杯,時刻準備著迎接運動員。等到運動員比賽一結束,田徑場上總會看到志愿者一左一右攙扶著體力透支的運動員慢慢向前走,后面緊跟著一位遞水的人。寶石與藝術設計學院青年志愿者占俊東說:“從早上7:00,一直到運動會結束,我已經不記得遞了多少杯水和攙扶多少名運動員了。”
接待處旁邊就是計時處。18個計時人員一行三個剛好坐滿梯級的臺階上。她們一手握著秒表,一手握筆,登記表攤在雙腿上。國際交流學院2015級英語翻譯1班計時員劉麗媛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嚴格按照以白煙為準,按下秒表。看到運動員胸前跨過白線,便掐下秒表,做好記錄。”
運動會是一種語言,它承載著奉獻,關愛,拼搏,奮進的精神內涵。它的魅力絕不僅在“奪牌之時”,每一個奮力進取的瞬間,每一次勝負之間的吶喊都值得回味。運動會上每一個努力拼搏的運動員,付出奉獻的志愿者、發(fā)令員……是他們讓我們遇見了更加精彩的運動會!
[文 校園網記者 何金穎 彭文君 羅露霞 編輯/韋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