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業(yè)漾)他從政府崗位轉(zhuǎn)到了教學崗位,,少了人前人后的熱鬧,多了桃李天下的芬芳,;他著書立說,,筆耕不輟,少了清閑時光,,多了修身雅致,;他為人師表敬業(yè)樂群,也在學海無涯中篤行著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他,就是梧州首屆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代表——毛廷貴,。
“我有乘風破浪的勇氣,,也沉得下心去做學問”
毛廷貴1963年出生于廣西賀州,,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yè)。他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賀江濤,,既帶著鄉(xiāng)愁,,也帶著長風破浪的勇氣。
2007年,,毛廷貴成為了梧州學院的老師,。此后,他的筆從未停過,,著有《梧州話源流考》,、《攔不住的相思》等專著,主編有《梧州旅游》,、《梧院春秋》,、《歷代名人在梧州》、《梧州烈士》等書籍,,公開發(fā)表論文32篇,。
“我所做的,是希望梧州這座城市有著自己的文化自信,�,!泵①F用歷史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建立起梧州的文化自信理論創(chuàng)新,。他的研究緊扣著梧州特色,《嶺南古代佛城研究》,、《周恩來與廣西第一個黨支部建立研究》,、《袁崇煥青少年時期史料收集》、《六堡茶“茶船古道”文化特征及其開發(fā)利用研究》等,,成為了梧州文化理論的重要支撐,。
自2007年以來,毛廷貴獲得的殊榮頗多,。2013年獲聘為廣西桂學研究會研究員,,2015年被遴選為梧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專家?guī)鞂<遥?/span>2015年獲梧州學院推薦為廣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申報專家?guī)鞂<胰诉x,2015年9月被選舉為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2017年6月3日被選為廣西先進文化促進會副會長,,2017年9月成為廣西村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2017年11月獲聘為“廣西黨史專家?guī)斓谝慌鷮<摇�,,現(xiàn)為梧州學院副教授,、文學與傳媒學院黨總支書記,繼續(xù)教育學院,、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院長,。
“寧坐板凳十年冷,,不寫文章一字虛”
毛廷貴的辦公室在五樓,經(jīng)常有小鳥來辦公室門前探訪他,,仿佛就是一對老朋友的互相問候,。
從1989年任職共青團梧州市委副書記,到2007年調(diào)任梧州學院,,毛廷貴從政的時間足足有18年,。
從政時期,工作應酬多不勝數(shù),。如今,,身為大學老師,雖然門可羅雀,,但聽著書聲嬋鳴,,獨坐幽篁,內(nèi)心卻精彩紛呈,。他臉帶幸福地說著自己生活的日常,,幾乎每天中午或晚上都會買菜回家做飯,有空就溜溜自己收養(yǎng)的流浪狗狗,。
毛廷貴常把母校中山大學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內(nèi)化于心,授之于學生,。學生眼中的毛廷貴富有激情,、幽默輕松,能和學生打成一片,,也會嚴厲嚴謹?shù)馗嬖V學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皩幾宓适昀�,,不寫文章一字虛”這句話他一直在告誡學生,也勉勵著自己,。
“學生有出息,,我就無限欣慰”
“恩師好!我的博士論文外審回來了,,預計月底答辯之后,,順利畢業(yè)!”采訪的當天,毛廷貴剛好收到學生的好消息,,那是一個曾在梧州學院讀本科的學生小李,。小李家境貧寒,但毛教授覺得他是可造之才,,不僅在學業(yè)上給予他幫助,,還資助了他的生活開支,從2016年至今,,每個月資助小李1000元作為生活費,。如今小李準備從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畢業(yè)了,毛教授心里無限欣慰,。
毛廷貴曾經(jīng)全脫產(chǎn)兩年就讀研究生于廣西大學土木學院,,“我是廣西大學‘鋤頭主義’的踐行者,我甘做植樹人,,留給后人乘涼之地,。”毛廷貴所理解的大學,,可以沒有大樓,,但不能沒有大師,如果沒有大師,,那就一定要教出好的學生,。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學生,相信后輩總能超越前人,,他時刻俯首甘為孺子牛,。
梧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黨總支書記毛廷貴副教授

毛廷貴部分專著和發(fā)表的論文
毛廷貴工作照
為感謝師恩,小李把自己的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復印件寄給了毛廷貴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wOEs-GGWUX3CQOal3i1P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