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校邀請廣西大學蘇一丹教授作教學成果獎申報專題講座。
蘇一丹教授就教學成果獎的定義,2019年廣西教學成果獎評審,教學成果獎的總體要求和國家級、自治區(qū)級各等次獎項的評獎條件,評審指標體系及如何申報這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講解。
蘇一丹教授先以哈佛大學的學分制、核心課程為例說明教學成果特等獎的要求,并以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獲得的教學成果特等獎為例詳細講解成果定位、成果規(guī)范性、所解決的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創(chuàng)新情況、應用推廣情況等方面的評審要求,并歸納提煉出教學成果獎申報的三大原則:“獨創(chuàng)、新穎、實用”、“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和學生都能從中收益”、“注重應用和推廣價值”,讓在座的教師對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有了全面的了解。蘇教授以“講好一個故事”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申報教學成果,他特別強調成果名稱要亮眼、新穎,忌復雜、“喊口號”,忌通用化、一般化,名稱務必貼合內(nèi)容,突出改革核心要素和實踐性,建議從改革理念、目標、方法、手段、措施、特色亮點等方面考慮凝練成果名稱。
蘇教授以7個獲得特等獎的教學成果為例,對申報材料的總體要求,申請書各部分的寫法,成果總結報告的撰寫技巧,支撐材料的組織等各部分都做了詳盡的闡述,強調要注意呈現(xiàn)改革理念(特色亮點)、改革方法(手段)和改革內(nèi)容(目標),主張大家學習和模仿其它院校的教學成果,建議適當配圖,一圖勝千言。
【來源: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文:何曉麗、李翠芬,圖:韋雁仙 】
座談現(xiàn)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