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學博士,、梧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吳昊博士開設(shè)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采取滲透式雙語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雙語互換和中英翻譯的能力,,讓“活躍的因子”不停地在課堂跳動——
羅程云 潘靜儀 文/攝
每周三下午,,在梧州學院外國語學院2019級翻譯和商務英語的專業(yè)課堂上,不時傳來朗朗英語讀書聲,,經(jīng)過的人或許會以為他們在上專業(yè)課,,其實他們正在上雙語教學的思政理論課。
這門課的授課教師是北京大學博士,、梧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吳昊博士,。2018年9月,他入職梧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后便開設(shè)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雙語教學,。他的課堂采取雙語教學模式,,采用引導方式進行課堂雙語交流互動。這種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雙語互換和中英翻譯的能力,。
效果:試水雙語教學,,學生抬頭率明顯提高
2019年3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雙語課程開始在梧州學院2017級法學,、哲學和工商管理本科專業(yè)的8個班中開課,。同年9月,吳昊在7個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班級開設(sh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雙語教學,。
當他授課的班級2017級工商管理1班學生被問及喜不喜歡這樣的課時,,班上大多數(shù)同學高高地舉起了手。據(jù)筆者觀察,,該班雙語思政理論課實施以來,,同學們的抬頭率明顯提高,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學生黃晨認為:“上課形式非常生動有趣,,既可以學習思政理論課理論知識,又可以提高英語學習,,我們喜歡這樣的課堂,!”
雙語思政理論課的開設(shè),,并不是一時的想法和沖動。吳昊大學時主修英語,,碩士博士學期階段主修《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專業(yè),。在長期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實踐中,,吳昊在接受傳統(tǒng)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優(yōu)勢的同時對傳統(tǒng)的思政理論課進行了新的改革嘗試,。“為什么不嘗試用雙語來上思政理論課呢,?”他開始有了這個想法,。他結(jié)合自己英語專業(yè)的優(yōu)勢,希望通過雙語思政理論課的教學嘗試,,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關(guān)注,。
開始: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積極探索
萬事開頭難,,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沒有別人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他便自己摸索。他與英文專業(yè)的老師進行溝通和請教,,并堅持用課余時間進行現(xiàn)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進行研讀,,并以此為指導編輯出專題,翻譯成書,,反復校對,,并制作全英文課件。
“雙語思政理論課,,是一種教學改革探索還是一種噱頭,?”吳昊從付諸行動開始,就引來一些專業(yè)同行的質(zhì)疑,。
面對困難和不解,,吳昊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用實際行動進行探索,。目前,,吳昊編譯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雙語專題十六講》作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參考用書。他同步制作了純英文課件,,旨在打造一門獨具特色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雙語思政理論課精品課程,。
為了做好雙語思政理論課教學,吳昊除了編譯講義和設(shè)計課件外,,還通過申報課題的方式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雙語講義編譯出版,,撰寫思想政治理論雙語教學心得體會和論文。2018年9月開始,,吳昊博士編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雙語專題十六講》以供雙語思政理論課教學參考之用,。
發(fā)展:把雙語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進行到底
2018年11月,,梧州學院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語教學研究所。吳昊表示,,要把雙語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進行到底,。他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打造成高校思政理論課雙語教學體系。對此,,梧州學院領(lǐng)導建議,,可以采取選修的方式,在全校選拔英語基礎(chǔ)好和考研意向,、想學好英語的學生進行測試,、選拔,開設(shè)思政理論課雙語特色班,,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梧院名片,。截至目前,該院雙語思政理論課已開課兩個學期,,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歡迎,。
雙語思政理論課是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的新生事物,還有待于進一步總結(jié),、提升,、完善。吳昊博士說:“通過實踐,,我將不斷改進課程,。大一學生采取滲透式思政理論課雙語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此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克服畏難情緒,。然后,逐步采取穿插式思政理論課雙語教學模式,。最后,,采取全英式思政理論課雙語教學模式�,!�
鏈接網(wǎng)址:http://www.wuzhoudaily.com.cn/html/2019-12/26/content_251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