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是梧州一張靚麗的名片。近日,梧州學院成功研制出首批量產的傳統工藝六堡茶,實現了產教融合新突破,以實際行動助力梧州打造廣西千億元茶產業(yè)“半壁江山”的戰(zhàn)略目標,助推我市茶產業(yè)數智化升級改造。

走進廣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看到,現場機器聲隆隆、茶香氤氳,初制生產線上一派忙碌。在經過凋零、殺青、揉捻、燜堆、初烘、復揉、復烘等一系列傳統六堡茶加工工藝后,首批傳統工藝六堡茶制作完成,產量累計約7000斤。

廣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研發(fā)總設計師 鐘山:
“傳統工藝六堡茶在這條生產線實現量產,意味著中試研究基地的科技成果轉化邁出成功第一步。我們可以更好地服務梧州六堡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為今后建立和完善六堡茶加工全過程標準體系,推動現代工藝和傳統工藝相互促進,解決梧州六堡茶產業(yè)技術瓶頸問題,為六堡茶產業(yè)的智能化升級改造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這條初制生產線是廣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的智能教學和科研設備,可以完成六堡茶、傳統工藝茶和毛茶、紅茶和綠茶等茶葉品種的生產,能滿足機械類和茶學類專業(yè)教學培訓。梧州學院以此為依托,實現產教融合,為梧州六堡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據了解,廣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于今年9月獲批為廣西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基地,是廣西茶產業(yè)首家自治區(qū)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

廣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科研人員 許勝焱:
“生產線車間是機械類和茶學類教學培訓基地,將傳統六堡茶的制作工藝融入教學,不僅豐富機械與茶學等科目教學內容,改進授課方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團隊合作能力,能更好滿足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

梧州學院機械與資源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學生 余鴻涌:
“通過這條生產線的上機操作實習,讓我們能夠更好了解先進的六堡茶加工裝備專業(yè)知識和六堡茶的制茶工藝,還可以對機器的運行、維護和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條生產線銜接六堡茶企業(yè)的加工生產,提升我們未來就業(yè)的能力。”
據了解,該條生產線現已應用于梧州市摩天茶海公司,計劃于月底安裝完畢,為下一批明前茶、社前茶量產做準備。接下來,科研團隊還將根據不同時令、不同產地的茶葉,按照茶的類別應用不同的工藝,不斷改進技術,收集更多實驗數據,為今后完善六堡茶智能化生產、打造數智化生產線打下堅實基礎。
|